4月15日,经济学院举办了主题为“政策π—青年博士多维解读2025年发展密码”的学术活动。中国地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成金华受邀参加,我校副校长梅德高出席指导,经济学院院长陈文武、教学科研负责人梁圣蓉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学科视角,深入探讨2025年国家政策导向与发展机遇,为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。
会议现场 学院摄
活动伊始,经济系余祖鹏以《中国式现代化:流通业现代化与扩大内需的理论与实践》为题,深入分析了流通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。他指出,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、基础性产业,对扩大内需、引导生产、促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。余祖鹏还结合政策指引,探讨了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、提振消费、拉动内需的实践策略与路径。
会议现场 学院摄
金融系江涛聚焦于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详细解读了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背景、发展历程及现状。江涛博士还结合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实际情况,探讨了政府投资基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,并提出了加强产融结合、优化政策导向的具体建议。
经济统计系付文放则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,需整合经济学、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、管理学,形成“经济+统计+数字”的知识结构,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。
国际商务系陈嘉浩根据政策需求,提出未来的课程建设方向要围绕数字化供应链理论与实践,并指出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,侧重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制度政策。
税收系任蕾的报告聚焦于《数字财税创新促“稳增长-防风险”协同》。她结合2025两会精神,深入分析了数字财税创新在促进“稳增长”与“防风险”协同中的重要作用。
在活动的最后,中国地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成金华从论文写作、申硕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出发,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。他强调,青年教师应注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,结合国家政策导向,挖掘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课题。
副校长梅德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此次“政策π”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端,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、碰撞智慧的平台。他鼓励青年教师们要多走进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动态,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,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。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经济学院的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,也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。